close

Joker.png

“A revolution without dancing is a revolution not worth having.”-V for Vendetta
(最原始出處來自美國無政府主義者Emma Goldman)
觀影從頭到尾一直想起這句話,對小丑來說應該是自我身分認同的革命吧。

【結論】
本來這類型的電影很不合我胃口,開演前一直說服自己要理性的欣賞,但導演跟男主實在太厲害!劇情編排讓人完全無法抽離情緒甚至越陷越深,除了佩服還是佩服,大概很久沒看過這麼厲害這麼衝擊的片!認真推薦大家一定要看!但二刷與否就要看心臟能承受的程度了。

【觀影前提醒】
導演受訪時就說這部是獨立於之後的蝙蝠俠電影,所以在觀影上可以直接跳脫超級英雄下反派角色的既有框架,以觀賞一部獨立電影的心態較佳。更不需要比較或談超越Heath Ledger的版本!(看到這類型討論或廣告就頭痛⋯)因為角色身處的脈絡本身就不同,演繹的方式自然也有尺度、程度和篇幅上的區別。

【導演】
對於作品列有三部Hangover跟A Star Is Born的Todd Phillips,能執導出小丑老實說很意外。整體劇情流暢,人物刻劃立體,配樂極度到位(最深得我心的一個),畫面色調強烈卻和諧,每一顆鏡頭和運鏡完美到無從挑剔。

劇本靈感來自另一位大導Martin Scorsese,雖然沒看過那三部片,但從《神鬼無間》和《華爾街之狼》,大概猜得出他暴力美學和黑色幽默的一貫風格。

【男主】
看著Joaquin Phoenix在《小丑》裡極致癲狂的演出,完全無法連結到他是《雲端情人》的男主。為戲瘦身就算了,其中的精神和情感投入真的無法想像,光是要揣摩他的心境就渾身不舒服,希望他下戲後好好照顧身體。

【劇情】

以結構面來看,他的處境反映了大多數底層高譚市民的樣貌。電影發生於80年代最黑暗的高譚市,犯罪率居高不下,市容就如同破窗效應的作用下越來越髒亂,懸殊的貧富差距讓兩相群體間對立一觸即發。

起初他拼了命的想要在結構中找到一處得以安身立命的棲地,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努力掙錢養媽媽。在被屁孩們捉弄時,觀影者第一次看到高譚市的冷漠和無情,也見識到他身邊的人對他所說的質疑和不諒解,到這裡他都還是默默承受著一切,但所有情緒正一點一滴的積累著,直到關鍵點出現後一發不可收拾。

而這個關鍵便是地鐵白領上班族沒來由的挑釁,面對這個情境,其實要說他的反擊有沒有正當性我認為是有的,但程度上過頭和非法性當然是無庸置疑。
(大概從這裡開始把他的情緒投射在自己身上,發現自己其實正企盼著他能多捍衛自己一點,這種觀影心態蠻可怕的)

開了槍的他第一次感受到,原來掌握權力掌握話語權的滋味是多麼令人沈醉;第一次能以在上位者的姿態傲視他人,不再被人忽視。
他內心的本我第一次戰勝了自我。

事後媒體定調為「仇富」的案件,頓時讓底層民眾找到了宣洩的破口。而市長候選人菁英色彩濃厚的話語,更是在群眾間暴怒的情緒火上加油。

此時的他,一直遊走在小丑的臨界邊緣。對他來說,母親一直是唯一的寄託;然而,得知真相後,面臨了僅存能夠認同他的人的信任瓦解。眾叛親離後,他的世界開始分崩離析。

首先是親手賜死母親,再者是一開始就不討喜的角色Randall。其實這段劇情算是可預知的,因此觀影時我著重在看侏儒Gary和他的互動。完事後,他說Gary是唯一真正對他好的人。

Gary因為侏儒的身分,想必從小到大也受夠了世界的冷嘲熱諷,對於相似遭遇的人(不「正常」的人)來說,反而更能以同理的態度看待,這個觀點說起來真的蠻令人心痛。這世界往往並非擁有的最多的人所付出的最多,而是能同理他人,即便自身心靈並非最富足的,也願意對他人釋出善意和關心。

回到劇情,他終於解放了自己的心境,不再畏懼不再汲汲營營的尋求認同,而是創造出新的認同,這個認同便是「小丑」這個象徵性十足的身分。

前往Murray show的他,第一次擁抱「小丑」身分,他陶醉的在長階梯上手舞足蹈(看這段雞皮疙瘩到不行),他終於能開心的dance to his revolution,終於能掙脫世俗眼光的評價,真真切切的成為另一個自己。

這段也對比了電影一開始的他,拖著沈重的步伐走上階梯,手裡拿著治療精神疾病的藥,即便對於現世再不滿,也只能默默隱忍默默吞下。此時的他,腳步輕盈,褪去了社會的束縛,迎向解放。

到了列車上,滿車的小丑讓他第一次感受到歸屬和同溫層的溫暖,就如同《V怪客》裡的中心思想一樣,真實的你是誰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戴上面具後,你們擁有一樣的身分認同,一樣的信念。(但小丑的意義是病態的就是了)

之後在Murray show的劇情,其實也是可預知的,但他和Murray Franklin的激辯也成了凸顯對立的重點所在。當他荒腔走板的大肆宣揚罪行,製作人不停指示要卡掉節目,但Murray不知是為了獨家還是收視(也不衝突其實),選擇繼續放送。Murray的質問不經意的透露在上位鄙夷的姿態,當小丑問他到底有沒有出門看過外面的世界時,彷彿在做最後的宣告,預示著他要將外面的混亂帶到現場。

當然一切結束後,他被捕了。在警車上的他即便軀殼是受到束縛的,但內心從來沒有這麼自由、這麼富足過。一個小丑被捕了,但街上的所有小丑們都繼續承襲著他的理念他的認同。他不知道自己被不被需要,但他知道有一大群人是肯定他的。

這裡迎來本片唯一讓我覺得扣分的橋段,既然都跟蝙蝠俠系列做切割,再次帶到最經典也是最關鍵的槍殺Bruce Wayne父母的畫面,看到的時候真的很不能理解,最後的鏡頭甚至聚焦在Bruce的背影上,個人覺得太多餘也太喧賓奪主了。

回到小丑,終於進到那個惡名昭彰的精神病院的他,一改往日面對諮商師唯唯諾諾的態度,不再選擇受制於社會秩序的框架中。

最後一幕,也是我認為畫面處理的最厲害的一幕,腳上沾滿鮮血的他繼續跳著舞,走到盡頭後開始逃跑,象徵著他即將開啟傳奇的一生的起點。

【Quote】
"I hope my death makes more cents than my life."
寫在小丑日記裡的一段話,對他來說終其一生,都在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之間拉扯。一方面想要透過融入社會獲得認同來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;另一方面又被社會背叛的開始陷入自我認同的焦慮,進而認知到自己的存在根本可以說是沒有意義,而這段心境的轉折對他來說就是自我和本我間的革命。

再來是他的心聲“The worst part of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't.” 他拼了命的想要當個正常人,但他的疾病卻逼著他被歸類在異類的群體中。即便他貼心的做了疾病小卡或是想解釋,都會再度接受這個社會對他的嘲笑、質疑甚至是不諒解。

【面具】
至於面具的內涵,我想把蝙蝠俠跟V一起比較。
還記得Christian Bale說的“You wear a mask, not for yourself, but to protect those you love.” 看得出蝙蝠俠站在一個較利他的角度,為了保護心愛的人所以隱藏身分。而V除了掩蓋自己燒傷的疤痕外,希望自己的身分不要成為革命的重點,因為每一個人只要有相同信念都可以成為V。再來是小丑,小丑剛開始戴上面具是因為工作的不得不,到中期發現犯罪後,這個面具具有煽動性的意義,成了群眾擁護的符號後,選擇擁抱這個身分,象徵著抽離原本失敗者的生活,轉而投向近乎癲狂的人生。

三個面具背後雖然有各自不同的原始意義,但到最後都能歸結於一個象徵性的身分。(蝙蝠俠在《黎明升起》的後期有很大的轉變)面具底下的皮囊從來都不是重點,重點在於面具所承襲的信念,只要你認同,戴上面具,人人都能成為那個角色。

【心得】
看完當下的情緒真很沈重!就像是觀影從頭憋氣到尾,在The End出來後才能深深吐氣般的壓抑。打從一開始,就想要大喊可不可以不要再逼他了,整個社會、每一個環節都在逼他,都在摧毀他對於這個世界僅存的善,一步一步逼著他走向沈淪。

對於他的遭遇、他的人生,其實最無力的在於,即便你想要幫助他,卻無從幫起,也沒有人能夠拯救他,就像一切都完美的避開了解方一樣,無解的問題,最終使觀影者跟著他一同絕望。

前面結論就提到,看這部片我做不到用理性看待,所有人物刻劃和情緒堆疊,太深刻太切中要害,到最後只能放肆的隨著男主情緒波動。甚至發現自己好像不得不站在他那一方,合理化他的暴走行徑,支持著他走向革命。

直到結束時才意識到,用是非善惡的標準來說,他的行徑是零容忍的,非但不合理也不合法,但在觀影時自己卻容許判斷出軌,這樣的情緒真的極度拉扯又複雜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肉肉迷電影 的頭像
    肉肉迷電影

    肉肉迷電影|Vivimeetsmovie

    肉肉迷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